18直播

通知公告
18直播» 通知公告» 18直播 通知

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年会征文公告

编辑:盛筠 审核:张楠 发布日期:2025-08-06 阅读次数:

征文公告


探索近地面探测感知领域科学技术问题,加速新质探测感知能力形成。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拟于2025年10月中下旬举办第一届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开拓近地探测感知前沿·引领无人智能创新”。现面向全国进行征文,诚邀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青年学子踊跃发表论文并到会交流(会议议程、地点及注册方式另行通知)。


01年会简介

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近地面探测感知领域唯一体系性研究国家级实验室,学术年会以“新概念、新技术、新战力”为指向,以“破解制约近地面探测感知的难点痛点”为目标,透析近地面探测感知领域科学技术问题,前瞻未来近地面探测感知领域发展趋势,研讨近地面探测感知方向建设发展重点内容,推动近地面探测学科方向发展,促进先进前沿技术快速转化,加速新质探测感知能力形成。


02征文选题

征文选题聚焦年会主题“开拓近地探测感知前沿·引领无人智能创新”,紧密围绕复杂环境目标多维高分辨探测、爆炸物多模低虚警探测、分布式智能多维感知3个研究方向,征文选题可参考以下6个专题,也可自拟题目。


专题一:近地面强散射介质/跨介质环境目标探测理论与技术

面向地表、近岸浅水、地下浅层、各类建筑物内目标探测需求,针对烟尘雨雾等强散复杂环境问题,探讨先进成像概念与方法,为远距离强散射介质、跨介质清晰成像提供新思路与新技术。

1.强散射介质下信号退化与重建

2.智能化强散射介质成像

3.多模信号跨介质传播与探测反演

4.多手段跨介质探测成像


专题二:近地面目标多维关联探测理论与技术

面向地面、低空/超低空目标精准探测需求,针对弱信号目标全天候全天时探测难问题,前瞻设计多维关联探测体系,为精准探测、稳定跟踪提供技术基础。

5.光学多维关联探测

6.声/震非视距探测

7.声/光/电/磁多手段复合探测

8.新体制成像探测


专题三:爆炸物多模探测理论与技术

面向地表、地下浅层和近岸浅水地(水)雷(场)、未爆弹等准确识别、精确定位、低虚警率探测需求,开展电磁/磁、光学/雷达等多模式探测理论和技术创新,突破光谱、射线、电磁复合关联探测等新技术,提升复杂环境下爆炸物探测能力。

9.未爆弹探测新理论与新方法

10.简易爆炸装置广域探测与识别

11.地雷、未爆弹探测信息融合

12.水下爆炸物探测与识别


专题四:炸药本征非接触探测理论与技术

围绕路旁炸弹、简易爆炸装置(IED)、诡计爆炸装置探测,创新炸药本征探测理论,发展炸药探测领域新技术,为提升探测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13.痕量炸药光谱探测

14.炸药分子生化探测

15.中子质询炸药探测

16.X射线背散射成像炸药探测


专题五:近地面目标多维特性融合感知理论与技术

面向近地面复杂环境多样化目标智能精准识别,针对多手段、多维关联探测信息处理需求,研究智能化处理理论与方法,支撑近地面目标探测识别数智化建设走向深入。

17.智能目标识别

18.多维探测信息融合

19.目标群关联建模与智能融合

20.任务驱动具身智能感知


专题六:近地面空间协同感知理论与技术

针对强对抗复杂环境协同感知需求,突出平台智能化协同,创新信息融合与协同决策控制手段,为高效精准协同感知提供技术支撑。

21.分布式异构信息融合感知

22.异构无人平台协同决策

23.集群博弈对抗感知与控制

24.智能无人集群控制


03论文要求

(一)论文内容应未经公开发表、未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严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论文内容应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观点正确、分析透彻、文字简练、文风严谨,符合学术规范。

(三)论文需经作者所在单位保密审查,且为非密论文。

(四)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摘要200~400字,关键词3~5个。

(五)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A4纸型,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3cm;行距一般为25磅。

2.18直播第一行左齐为“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年会”征文,4号楷体;标题: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3.作者简历: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等,4号楷体。

4.摘要:“摘要”两字为小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小4号黑体。

6.正文: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一级标题为4号黑体,二级标题为4号楷体,三级标题为4号仿宋加粗。

7.文内引文:引文采用页下脚注方式,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个字为4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为4号仿宋。参考文献应包含:作者、书名、报刊名、文章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

9.文后附联系方式,4号楷体,包括姓名、职务、工作单位(部队代号)、办公电话、手机、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邮箱等。


04征文时间及提交方式

(一)征文截止日期:2025年9月20日。

(二)非涉密论文提交:提交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李老师,程老师

联系电话:18713536326,18210776926


05论文评选及奖励

1.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并评选一、二、三等奖,向优秀论文作者颁发加盖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印章的奖励证书。

2.优秀论文作者将优先受邀参与论坛交流,其中一等奖原创性研究工作,优先列入重点实验室基金开放课题安排。

3.优秀论文推荐至《光学技术》《智能感知工程》等期刊/专刊发表。

4.论文将汇编成册,并向相关单位和作者赠送论文集。